人民网深圳9月17日电(周锦佳)9月17日,人民网“2025 中外记者看深圳”调研团走进位于光明科学城核心区的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在现代感与人文气息交织的建筑群中,感受这座年轻城区蓬勃发展的文化脉动。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由光明区政府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集演艺中心、美术馆、图书馆、城市规划展览馆及文化综合区于一体。作为深圳北部最大型的文化设施之一,这里既有可容纳1500人的大剧场和500座的音乐厅,能够承办国际一流的歌剧、交响乐和舞剧演出;也有馆藏百万册的现代化图书馆和专业展览空间的美术馆,为公众提供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其中,美术馆的布置给调研团留下了深刻印象。展馆分为多个独立展厅,空间开阔而通透,顶层自然采光与灯光系统相结合,让作品在柔和的光影中展现最佳效果。除了经典与当代艺术展览,美术馆还配备艺术家工作室和公共教育空间,不定期开展讲座、艺术体验课程,吸引了不少青年艺术爱好者和家庭观众。近期举办的《未被书写的色彩》科学艺术展,通过微观影像解码色彩的多样表达,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体验。人民网外籍专家马蒂奥在参观后表示,展览以精妙的视角捕捉了色彩与科学、艺术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深圳在推动跨学科艺术实践方面的独特探索。
在城市规划展览馆,现代科技手段赋予了展览以新的生命力。馆内通过沉浸式影像、互动装置,将光明区的历史脉络与未来蓝图串联在一起,从独特的城市建筑到多样的民俗风情,全景式展现了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愿景。人民网外籍专家法伊萨体验了“飞行影院”,借助3D技术纵览整个城区,她兴奋地表示,这种身临其境的感受让人真切体会到光明的蓬勃发展与城市活力。与此同时,人民网外籍专家萨拉敲响了展厅内的传统鼓,鼓点铿锵,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她笑着说,巴基斯坦也有类似的乐器,这样的互动让她感受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通与共鸣。
走出展馆,广场开阔明朗,绿植点缀其间,步行道、休憩区与景观小品错落有致,营造出宜人舒适的公共氛围。从建筑群落到艺术矩阵,从展馆布置到公共活动,完善的服务设施不仅满足市民多元化的文化需求,也为家庭、青少年与老年群体提供了共享的艺术体验场所。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展现了深圳在建设现代化城市文化地标中的温度与关怀。
(责编:张悦、杨牧)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人民日报社概况| 关于人民网| 报社招聘| 招聘英才| 广告服务| 合作加盟| 版权服务| 数据服务| 网站声明| 网站律师| 信息保护| 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人民网服务邮箱: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636 举报邮箱:rmw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京ICP备12004265号-1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3]4961-141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25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广升网-配资公司平台-投股票用什么软件-线上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